全國統一服務熱線:18049650531
甲殼素又名甲殼質,大量存在于海洋節肢動物(如蝦、蟹)的甲殼中,也存在于昆蟲、藻類細胞膜和高等植物的細胞壁中,每年生物合成量達百億噸之多。因此,它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再生資源。由于分子間和分子內氫鍵的作用,甲殼素不溶于稀酸、堿和普通的有機溶劑中,因而限制了它的廣泛應用。而甲殼素脫除乙?;漠a物是殼聚糖,它可溶在稀酸溶液中,由于具有良好的成膜、保濕、吸附和對細胞的親和性等獨特功能,在造紙、紡織、日化、水處理和醫用生物材料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不同的用途對殼聚糖的分子量和脫乙酰度要求不同。如利用殼聚糖的成膜和吸附油脂性能,就要求高分子量和高脫乙酰度的殼聚糖;利用殼聚糖增加免疫和促進植物生長的功能,則需要低分子量的殼聚糖。所以,尋找較為方便或理想的脫乙酰度方法,仍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
同一種甲殼素用不同的反應條件得到的殼聚糖其理化性質有較大差別。近年來,有關低分子量殼聚糖制備方法取得了較大突破。但對高品質高分子量殼聚糖的研究較少。通常在水溶液中,高堿濃度和高溫可得到高脫乙酰的殼聚糖,但同時也造成了分子量的下降和產物色澤發黃等不足。為了同時得到高分子量和高脫乙酰度的產品,有必要對現有制備工藝加以改進。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背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適合從不同來源甲殼素制備高分子量、高脫乙酰度殼聚糖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措施是將甲殼素置于氫氧化鈉溶液中,于70-100℃反應2-4小時,然后轉入含氫氧化鈉的醇水溶液中,回流反應1-5小時,過濾、洗滌、烘干、粉碎即得醫用級的殼聚糖。
本發明中,氫氧化鈉的濃度在30-60%wt之間,甲殼素與氫氧化鈉溶液的重量比為1∶10-20。
本發明中,氫氧化鈉的醇溶液中氫氧化鈉與醇的重量比為1∶3-10,所用醇可以是甲醇、乙醇或者是異丙醇。
本發明中,所用的甲殼素可以是來自于蝦、蟹殼中,也可以來自于蠅蛹殼,撣子蟲、松毛蟲以及魷魚骨。
本方法中由于采用了有機溶劑,它比水有更強的滲透性,再加上醇在氫氧化鈉溶液中以醇鈉的形式參與脫乙酰反應,同時它對色素有一定的萃取作用,因而有較高的脫乙酰度和較好的色澤。該工藝反應溫度不高,故可得到高分子量的產品。另外,該工藝中的醇溶液可回收再利用,所以具有生產成本低、可操作性的特點。
按照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生產的殼聚糖,呈白色片狀,易于粉碎,分子量大于80萬,脫乙酰度大于90%。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稱取10g潔凈蝦類甲殼素加入150ml 6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升溫至80℃反應3小時,過濾后轉入含20g氫氧化鈉的異丙醇溶液中,回流溫度下反應3h,過濾,用水洗至中性,烘干,粉碎即得。所得產品的分子量為118萬,脫乙酰度為92%。
實施例2稱取10g潔凈蟹類甲殼素加入200ml 47%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升溫至90℃反應3小時,過濾后轉入含25g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中,回流溫度下反應3h,過濾,用水洗至中性,烘干,粉碎即得。所得產品的分子量為160萬,脫乙酰度為90%。
實施例3稱取10g潔凈撣子蟲甲殼素加入180ml 5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升溫至90℃反應3小時,過濾后轉入含15g氫氧化鈉的甲醇溶液中,回流溫度下反應4h,過濾,用水洗至中性,烘干,粉碎即得。所得產品的分子量為82萬,脫乙酰度為93%。
實施例4
稱取10g魷魚骨甲殼素加入120ml 4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升溫至100℃反應3小時,過濾后轉入含10g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中,回流溫度下反應2h,過濾,用水洗至中性,烘干,粉碎即得。所得產品的分子量為390萬,脫乙酰度為95%。
上一篇:藥用輔料的要求
下一篇:藥用蜂蜜在制藥中的應用